
7月20日,在中船集团通海型养殖工船专项办统筹协调支持下,由森海牧歌(浙江)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海洋发展公司旗下企业海南省民德海洋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并组织实施的全球首艘8万吨级通海型养殖工船“森海先锋”号正式交付。
2020年10月,由海洋发展参与投资的全球首艘船侧开孔自然换水的万吨级养殖工船“民德轮”交付并开展“南北接力”试养殖,为通海型养殖工船模式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原项目实施主体单位海南省民德海洋发展有限公司于2025年继续承接了8万吨级通海型养殖工船“森海先锋”号的设计及组织实施任务,进一步推动了技术的迭代升级和模式的优化完善。

“森海先锋”号由一艘巴拿马型散货船改造而成,总长224.9米、型宽32.2米、型深18.5米,建有7个养殖舱,养殖水体总量近8万立方米,相当于30多个标准游泳池的水量。船上定员30人,入中国船级社,悬挂五星红旗,彰显了其规范性与权威性。该船在保留足够浮力与结构强度的前提下,于船舶侧舷和底部开孔,使养殖水体与大海自由交换,实现智能化升级。改装后的船体结构强度接近原远洋运输船舶,兼具远洋大型船舶特性与网箱自然换水能力,能够抵御17级风浪,设计使用寿命不低于20年。作为全球首艘正式通过中国船级社完全入级认证的通海型养殖工船,它具备装备技术成熟可靠、成本低、效益好、深远海环境适应性强、可拓展功能多等显著优势。

“森海先锋”号上的养殖系统集成了200多个监测点,采用AI算法精准控制投饵、水质调节等环节,实现了实验室级别的精准养殖。全船仅需30人即可完成日常运营,人均管理水体超过2600立方米,效率远超传统养殖方式。其游弋式养殖模式更是颠覆了传统网箱固定养殖的概念,模拟自然洄游环境,使养殖周期缩短40天以上,同时能够有效应对台风、赤潮、鱼病等自然灾害,实现移动避灾。

结合分舱养殖、南北接力、境外巡弋等技术模式,以及养殖鱼种的特性,该船可在黄海至东海深远海区域每年生产2280至2800吨高品质鱼类,产值超过1.2亿元,每立方米水体年产值超过150元,单位产出效率在养殖业中堪称领先。此外,该船还可利用船舱、甲板等空间加装各种设备,进一步丰富生产手段,提升经济效益。
“森海先锋”号的成功交付,不仅是一艘船的胜利,更是一种科研思维和发展模式的胜利,未来,海洋发展将秉持“安全环保、智能高效”的理念,继续推动海洋经济绿色低碳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国企担当,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海洋力量。